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07卷B面

(手抄稿 第十四册 p91)

但是你不要误解哦!他下面就解释了,下面就一步一步来解释这种道理。

p. 253 (10)

The meaning of the first passage is that generosity, etc. motivated by a mistaken adherence to the two types of self [the self of persons and the self of objects] is not pure, and, therefore, is stated to be "demonic activity." This passage does not teach that generosity and so forth is demonic activity; 

【◎ 初经义者,谓于二我颠倒执着,所起施等未清净故,说为魔业,非说施等皆是魔业。】

他说得很明白喔!说,你对这个我、法两样东西颠倒执着,没有弄清楚,那个时候你去布施,这个不清净,不是说布施这件事情是不清净。就是说你虽然布施,可是你布施说:哎呀,我送给他!就好像现在说,我送给人家一个礼,你为什么送他礼啊?你想有求于他呀!为了要求他,先送他礼。你的目的不在送他,你的目的在求,为了你欸!所以你的中心是为了什么?二我颠倒而做欸!他要教我们清净地去掉这个颠倒,不是教我们不要施啊!

otherwise, since it mentions all six perfections, you would also have to assert that the perfections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wisdom are demonic activity. 

【若不尔者,六度俱说静虑般若,亦当许为是诸魔业。】

假定这样的话,六度当中也说静虑、般若,请问这样的话,岂不是一一都是魔业了 (p92) 吗?所以“着施等六是为魔业”,那么你着静虑也是魔业,着般若也是魔业,那么静虑、般若都是魔业啦?不是的呀!就是你的执着,本来他根本的重点破这个执着,不是教你不做,那么我们不幸的时候呢,破掉执着啊,又执着在这个空上面了。所以经上面告诉我们呢,你如果在万一不得已啊,你不能完整了解的话,所以“宁执有见如须弥山,不可执空见如芥子许”。当然希望你是弄对,万一你弄不对,这个执着总归弄不对嘛,你执有没关系,大得像须弥山,须弥山世间最大的,你执得大得这样,不怕;执空,空是最小的芥子,哪怕执一点点那就完了,是说得清清楚楚啊!他这个地方的真正重要的啊,要破这个两我颠倒,佛法整个的没有别的,就是这个两样东西。结果啊,你那个经义没有弄清楚,所以说该空的没有空啊,不空的空掉了。嗯!第二个经义呢?

The second scriptural passage means that the perfections are impure because of being motivated by a mistaken adherence and explains that you must confess them. 

【◎ 第二经义亦于颠倒执着所起未清净者。】

这同样地对上面这个两种颠倒不清净,所以就要告诉你啊:布施,不要执着布施,就像前面说的,你以菩提心为主,然后呢,见得空性的时候啊,欸,他虽然在空性当中,这个菩提心还在。反过来,证得空性以后,菩提心还在;发菩提心的时候,空性还在。因为发菩提心,所以你布施;因为你证得空性,所以不执着。所以布施是布施,持戒是持戒,却不执 (p93) 着,这个才对。现在你去布施,然后呢你去持戒,你去执着,这个是不对。所以前面已经辨得很清楚了,你了解了前面的,后面这个三个经上道理,我们自然很清楚。否则,你如果不了解前者,那到后面这个概念,是往往误解。再加上别人哪,什么一说,啊!说这个东西完全是,这所谓人家说:“两片嘴唇皮,随便你拨两拨。”拨起来很容易啊,你听起来很动听,我们也没有正确的知见,跟着他跑,害了,害了!所以我们继续下去。

It does not teach that you should not be involved in generosity, etc.; otherwise, the mention of a descent to the level of objective existence in the phrase, "descending to the level of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giving gifts" would be unnecessary, 

【作如是说,非说不应修习施等,若不尔者,说堕所缘而行布施,则不须说堕所缘故。】

哪,他经上面说得很清楚啊!“堕所缘而行布施”,错是错在什么上面啊?“堕”,堕就是执着,执着你所缘而去行布施。他假定说这个是错的话,他应该说布施错,不应该说“堕所缘”这个布施是错的。

and it would instead have stated, "confess the giving of gifts in general," which it does not in fact say. 

【理应总云行施当悔,然未作如是说故。】

照理说布施,欸,不可以!持戒,不可以!他前面不是这样讲的,前面说“堕所缘”,就执着你布施,这不可以,执着你持戒不可以。他真正的重点,教你不要执着。所以说,“应无所住”,然后呢“行于布施”呀!很清楚啊!不要执着,然后呢,再去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啊!《金刚经》不是……对不对?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回去看《金 (p94) 刚经》,一目了然。不懂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往往学了《金刚经》说:“哎呀,那个都是空的,这个叫自在啊!你要持戒,又要这样,又要那样,又要这样,唉哟,修学佛法不能这样的!”真正证得空解当中,既然是空的话,持戒持得最严格,他也在空性摄持当中哦!他就不会觉得是个障碍。 
现在完全是他的两种执着,哎呀,自己又懒惰,这个又不想做,这个又不能做,然后呢,听到那个空,“欸,这个倒好啊!正好又空、又可以懒惰,你爱睡么就睡,反正空的嘛!爱吃嘛就吃,反正空的嘛!佛就是讲这个,那就好了啦!”那我们现在大毛病都这个,然后呢,讲的人这样啊,学的人也说:“哎呀,这个自在啊!对啊,没有错啊!”然后呢自由自在,你看他学了佛法以后,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哪!佛是这样的吗?假定佛这样的话,佛无量阿僧劫修那个,那不是完全修错了吗?啊!这个事情啊,在这地方大家一再要摆在心里面哪!

This method of response, formulated in the 《third Stages of Meditation》, emphasiz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int, 

【《修次下编》如是回答,理最切要。】

欸!这个,这一篇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是最正确了,最正确了。

p. 254

because Ha-shang's view misunderstands this passage and asserts that the whole range of deeds is qualified by signs, wherein the deeds are taken to be the apprehension of signs of a self of persons and objects. 

【若倒解此,则一切行品皆为补特伽罗,或法我相执,许为有相故。】

(p95) 如果你对上面这个道理不了解的话,那你一切的行品,换句话说,方便分啊,那岂不都是人、我两法执吗?这不是都是有相吗?所以“应无所住”,就是无相布施,他并没有叫你不布施欸!他叫你不住相布施,叫你不住相持戒,所以他持戒持得非常严峻,严峻得不得了,而没有相。既然没有相的话,他自己持得很好,他也不会说别人;那别人有没有,那没关系,他自己持得很严,因为已经到那个情况。现在我们不了解这个,那就完全错了,完全错了!又错的一类呢,就自己持得很严,因为不懂得这个慧来摄持,所以自己作得很严,我最好,那别人都不对,这是一种错误。还有一种呢?他不执在行品,执在那个空解上头,总觉得:啊,只要解空就好了,根本就不要持戒。然后呢,看见人家持戒觉得这个不对,他自己说:“哎呀!这个空啊,这个自在啊!”这两种啊都是,一个是空未摄的方便,一个是方便未摄的空,都错了,这个是啊─系缚!前面已经说过,那么现在继续下去。

If every sort of virtuous conceptual thought—such as the generous attitude when thinking, "I shall give this thing, and the attitude of restraint when thinking, "I shall restrain from this wrongdoing"—were an apprehension of a self of objects that misconceives the three spheres [agent, object, and recipient], then it would be right and proper that everyone finding the view of the selflessness of objects should completely reject virtuous conceptual thought just as they reject hostility, pride, etc., and it would be quite wrong for them to purposefully cultivate those virtues. 

【◎ 又若舍心念舍此物,及防护心防此恶行,如是等类诸善分别,一切皆是执着三轮法我执者。则诸已得法无我见,于一切种理应断除,如瞋慢等不应习近。】

他进一步来辩论这件事情,来辩论这件事情。说假定像你这么说,前面这个经上面是 (p96) 说,“堕所缘而行布施”等等啊,这个不对的。他假定说弄错了,说弄错了以后不要布施的话,那么现在看喔!说你以布施心去想布施,以防护心想去持戒,持种种的非理行,如果像这样的念头,你必定要有念舍心才去舍东西,必定有持戒的心再去持戒。假定像你这样说,这种都是妄分别不要的话─这种善分别是如理分别,真正说来正是我们需要的,结果他不了解的人以为这种分别,这个叫执着,有执着,不是三轮空。所以说,假定这类像你说是执着,是三轮我执的话,那么已经得到法无我见的这一些菩萨们,应该在任何情况之下就再不要它,再不要它。而一切菩萨得到三轮空等等,对瞋、慢等啊,绝不再去做─因为这个要断除的。结果呢,实际上是不是如此?不是!得到这个无分别智的菩萨,瞋等是绝对不行,但是布施等事,都在这儿行,前面后面都说明。

记得在供养当中吧,在刚皈依的时候供养当中,有人说:“哎哟,我们不要供养,修学佛法不在这个上头啊!”他就引一段经文,如大地菩萨乃至于等觉菩萨,我们看处处经文,那些大菩萨们啊以无边的供养,譬如普贤十大愿王,哎呀,他的供养是不得了啊!尽法界虚空界种种东西去供养,如果像你这样说,他们都错啦?当然他们不错啦!所以这是我们的误解。

If all conceptual thoughts, which think, "This is this," were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of objects that misconceive the three spheres, then what about contemplating the good qualities of a teacher; contemplating leisure and opportunity, death, and the suffering of the miserable realms; training in the practice of going for refuge; thinking how a certain action gives rise to a certain result; training in love, compassion, and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ing the precepts of the engaged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Since all of these paths require only that you induce certain knowledge by thinking, "This is this," "This comes from that," "This has this good quality or that fault," you would increase your conception of a self of objects commensurate to your certainty about these paths. Conversely, you would become less certain about these paths commensurate to the certain knowledge of the selflessness of objects you could sustain in meditation. The deeds component and view component would thus become mutually exclusive, like hot and cold, and you would then never develop a long-lasting and very forceful certainty about both the view and deeds. Therefore, just a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oal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that a buddha's embodiment of truth and a buddha's embodiment of form are both presented as attainments, 

【又诸分别念此为此,一切皆是分别三轮法我执者,则思知识所有功德,及思暇满, (p97) 死没无常,诸恶趣苦,净修皈依,从如此业起如是果,大慈大悲及菩提心,修学行心所有学处。一切皆思此者为此,此从此生,此中有此功德过患而引定解。如于此等增长定解,当是渐增诸法我执,又法无我增长定解,此道定解渐趣微劣。行见二品违如寒热,故于二品全无发生猛利恒常定解之处。故如果位,安立法身为所应得,及立色身为所应得,二无相违。】

这一段话,要详细地解释一下,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假定说像你这样说:“这个是分别啊!”“又诸分别”,念这个,分别怎么分别呢?就是我们的思惟嘛!“说这个是这个,这个是这个,这些都是分别,都是执着三轮,我们现在要三轮空,不要去分别。”那么假定这个话对的话,一开头对的话─我们现在常常说“如如不动”,你不要去思惟,不要去分别─如果思惟都是执着。那么这样一来,结果我们修道的次第,这个修道的次第从佛世传得来,不管是龙树菩萨、无着菩萨,性、相二宗,经过阿底峡尊者,乃至于宗喀巴大师,没有一个例外的,凡是圆满正确有修证的大菩萨祖师都是这样的。

他那个次第要怎么办呢?喏,第一个要思惟善知识的功德,这外在的,然后呢,自己修行的第一步是暇满人身,暇满的人身这么难得,而这么容易死没无常,死了以后呢堕恶趣,因为堕恶趣啊,所以感到恐怖了,所以净修皈依。等到你皈依了以后,发现哪,正式 (p98) 皈依的是法,然后呢,法的特质是什么啊?由这个上面一步一步推进啊,了解这个业感缘起。说从业感缘起而修善法,发现虽然生得人天,但是不能究竟解脱,所以你求解脱。因为求解脱,推己及人,那个时候进更一步修慈悲、菩提心。所以修菩提心呢,先学愿心,然后再修学行心。所有这种学处,这个所有这些东西啊,都是要思惟的,所以“一切皆思此者为此,此从此生”,所有这些东西都要这样去思惟。而且在刚开始的时候,正式思惟之前,一定先思你这样去做的话,有多少殊胜的好处,不这样做的有多么严重的患害。你了解了这个推动你,有这个推动的力量,紧跟着去照去做的话,那个时候你就才能够慢慢地增上,才能够一步一步得到。

假定现在像你这么说,说你这样的思惟呀,都是什么?增长分别,就是增长那个虚妄的,说不是如如不动,这个分别都是法我执。结果这么一来就害了!当你这个增长……“定解”就是胜解,这种跟善法相应的胜解渐渐增长的时候,结果同时你的法我执也增长了,这不是完了吗?所以,反过来呢,“又法无我增长定解,此道定解渐趣微劣。”哦,这个两样东西,你有了这个,就没有那个,有了那个,就没有这个。

所以当你要行的时候,说方便的时候,你必须照着这个次第,思惟善知识,然后呢,暇满人身,这么一步一步上来,这个是方便,这个行必须要的。假定像你的看法,说这个 (p99) 是分别,这个不相应的;那个就是智慧了。所以,你的行跟那个见,换句话说,你的福德跟那个智慧两样东西啊,两样东西恰恰相违。你有了这个了,这个增长了,欸,因为你增长这个,所以法我执,对不起,你那个法我执既然增长了,你又不行;那去掉了法我……要为了增长法我执(编者按:疑师口误,当作法无我见),那么这些行持又不要了。所以这两样东西,像寒热一样:有了寒,一定没有热,有了热,一定没有寒;有了亮,一定没有暗,有了暗,一定没有亮。这个行品跟见品哪,完全相违背。而经上面正式告诉我们的,不但不能违背,而且互相摄持,要行摄见,见摄行,对不对?你那个行持啊,一定要用那个正智慧来把它摄持,把它护持,反顾亦是如此。像你现在这么说的话,这两个不但不能互相摄持、互相保护,反而是互相损害,请问:你怎么办?“故于二品全无发生猛利恒常定解之处”啊,这两样东西,你就根本没办法。

到这个地方,注意喔!这个两样东西,因地当中是一个是行,换句话说方便,一个是见,是智慧,因地当中这个两样东西啊,互相配合圆满的时候,在果位上面什么?一个是法身果,就是见,智慧的;一个呢,是报身果,就是行。所以说,“故如果位安立法身为所应得,及立色身为所应得,二无相违。”

so on the path you must induce without any contradiction (1) certain knowledge of the total freedom from any elabor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signs of true existence in the two kinds of self with respect to even a particle of a mental object and (2) certain knowledge that "This comes from that," and "This has this good quality or that fault." 

【于如是道时二我相执所缘之事,虽微尘许戏论永离,引发定解,及于此从此生,此 (p100) 中有此功德过失,引发定解,二须无违。】

所以你在果位上面,你要得到什么?法身跟色身。这个色身通常我们说起来,叫报身、叫应身、叫化身,对不对?这个法报二身,必定要互相配合,不能相违背,你要在这个果位上面不违背的时候,修道的时候,如道位时,这个两样东西啊也绝对不能违背,“虽微尘许戏论永离”喔,绝对不能有一点点错误喔!如果在道位修道当中要这样的话呢,就是前面那个信解,这个境哪,信解的认识就要一点点不错喔!你能够这个两样东西不错,然后呢引发决定的定解─胜解,这个两样东西,有了正确的认识,照着这样去做,最后感得的这个果位才能圆满喔!

所以他说,这个在道位时,“于如是道时”,就是这个在道位,我们通常啊,《华严》上面说的时候,叫“信、解、行、证”,这四个大家还清楚吧!这个某某法师,请你帮忙在这个上面写一下,因为我一站起来,这个就……信、解、行、证四个位次。在西藏平常一般……在印度平常叫“境、行、果”,境、行、果,就是刚开始“因、道、果”。换句话说,你要得到那个果,一定要修那个道;要修那个道呢,因地当中要有正确的认识。这个因地当中正确的认识,所观的对象,或者叫,换一个名字不用“因”字,用“境”,那就是我们应该信,应该解的。根据所信、所解,然后呢去修,修的话另外一个名 (p101) 叫“道”。然后呢,这个相应了,感得那个“果”。对!信、解、行、证,另外的名字叫因、道、果。所以说在道位上头,它那个修道的时候,这个两样东西绝对不能违背,哪怕一点点的违背,绝不可以!就像我们眼睛里面,哪怕一点灰尘沾进去的话,对不起,这个眼睛不行。现在修学佛法是这么个圆满的,难道可以差一点进去吗?这我们要了解。

所以啊,这个道理要“引发定解”啊,要晓得这个功德是这样生的,这个功德是这么来的,这个两样东西啊,绝对不可以相违背喔!清楚不清楚这一段?这个概念很重要喔!如果你们不清楚,这两天一定要弄清楚,明天正好礼拜天,好好地努力。

This, in turn, is contingent on how you determine the two truths,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what exists. 

【此复依赖因位正见。】

在道位当中的时候你不错,那么道怎么呢?先要因位嘛!这个因位啊,在我们《华严》上面,开为“信、解”,你开始信的时候,就听的时候就听这个。所以要想在这个了解的,善知识第一重要,要不然你一开始弄错的话,那就注定你是一盲引众盲啊!好可怜哪!

You are counted "a person who knows the two truths and who has found the Conqueror's intent" if you are convinced that the following two valid cognitions not only do not, of course, harm each other, but rather aid each other: (1) the valid cognition that establishes the ultimate, which is determined through scripture and reasoning to be the absence of even a particle of essential nature in the way of being or ontological status of any phenomenon of cyclic existence or nirvana, and (2) the conventional valid cognition that establishes that causes and effects, in their diverse workings, are certain, without any confusion of even the slightest cause or effect. 

【决择二谛之理。】

所以在因位当中,这个正见哪,很明白地把这个真俗二谛啊,要分辨得很清楚。

(p102) 【故以教理决择生死涅槃一切诸法,于自本性无少自性立胜义量,与因果法各各决定无少紊乱,安立因果名言之量,此二互相,况为能损所损,实互为伴。】

这一段话,真是好极了!这个太重要啦!我来解释一下。那么既然是说我们要果位上面感得这个佛,必定要法、报二身相应,这样;那么道位上面呢,一定要对这两样东西一定不错。所以这个靠什么?因位当中的正知见啊,弄清楚。那么正知见什么呢?抉择二谛─真俗二谛。这个真正的智慧,这个地方才叫智慧呀!所以我们前面说,闻相应慧、思相应慧、修相应慧,究实说来,在这个地方才是。我前面所说的这个都是方便所说,这个大家要了解的。但是呢,现在因为我们条件不够,讲那个东西,又不晓得讲到哪里去了,这个给大家特别说明。第三学年,最早第二学年下半期那时才讲,也就是本论的最后那个奢摩他(编者按:疑师口误,似应是“毗钵舍那”)那一部分,他这个里面抉择得非常仔细,非常仔细。所谓智慧的特质是什么?不是我们普通的聪明,这是智慧的特质─破烦恼。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烦恼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就我们眼前的,说你了解了这个,拿我们眼前的烦恼,这个都是方便的说法,这个要了解啊!

所以今天正讲到这里,那么我特别地提醒一下,特别提醒一下。讲起那个提醒还有一 (p103) 个特别的好的,同学当中有一个同学,真是,我非常赞叹!他就说:“法师啊,这个地方好像有一点问题。”是的,是有问题的。所以我特别今天告诉你们,就是前面这个,就是啊,跟我们现在相应的那一部分说些什么。我们有了这个,把我们的粗猛的烦恼拿掉了,然后进入深细的地方,才能够正确地了解。否则我们脑筋里一天到晚,为那种事情苦苦恼恼,关于稍微深细一点的理论,你就不可能辨别。不可能辨别,注定我们永远在门外空转。那现在这个地方啊,下去。

他这个真俗二谛,是怎么个抉择,所谓真谛是什么?就是在胜义谛当中,这个是真实的,这个一点都不假的。在这个里边啊,不管是生死也好、涅槃也好,所谓涅槃是最后的境界,生死是最低的境界。从最低到最高,你要去找真实的自性啊,对不起!一点都找不到,微尘许也找不到。所以这个时候立的叫胜义量,或者呢,叫真谛。但是虽然哪,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正因为自性不可得,一切法的因缘都现起的。既然因缘现起的,有如是因,就感如此的果,所以啊这个因果的法则,彼此间“各各决定无少紊乱”─从这个因感这个果,是一点都不错,一点都不乱。

所以从真谛当中讲,好像一样东西都没有,我们如果不了解的,一样东西都没有的,什么都不要了,拨无因果,就这毛病就来了。乃至于啊讲空,空嘛,好了,哎呀,这个自 (p104) 在呀!持戒也不要,布施也不要,什么都不要,要睡觉就睡觉,要什么就什么,毛病都来了。不!正因为是空,所以它不是天生来,不是实自性,就是你什么因感什么果。既然你要得到佛的果,那么你因地当中一定要照如法行持,所以持戒也是非常谨慎,布施等等,每一样东西没有一点点可以乱,没有一点点可以欠。所以在因果缘起这个过程当中啊,各各决定,如此因,决定如此的果,没有一点点差别。而这个是安立什么?安立叫名言量,名言量就是俗谛。这样一来真俗二谛啊,这个互相正好你依我、我依你。因为真谛空的,所以必定是缘起;因为它必定是缘起,它不是天生来的,所以必定是性空。所以这个两个东西啊,分不开的呀!怎么会两样东西互相损害呢?我们现在讲空,好了,讲空什么都没有了;讲有,好像又跟空不相应。这个是绝大的错误啊!

所以关于这一点啊,我们要正确地了解的。这地方,只是简单地说一下,到后面正式地进到奢摩他、毗钵舍那,那个时候会正确。可是我们真正要了解这个毗钵舍那的时候,单单我们嘴巴讲讲,还不行,嘴巴讲讲只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你没有一点点真正的相应的宁静契机的心啊,不要说修慧,连它思慧都得不到,这个我们要了解到。所以我们前面所说的闻思修等等的话,那是始终记住,只是方便所说,将来我会一一如理如量地介绍给大家。

I shall explain this system in the insight section. 

(p105) 【获此定解,其后乃为证二谛义,始得坠入获得诸佛密意数中。此理于毗钵舍那时,兹当广说。】

说,对于上面这个东西啊,你有了确定认识的胜解了,那个时候,你然后进一步去证、修证这个。修证的结果是得到圆满的法、报,圆满的佛果,这样作法,才是真正是诸佛的深密的、正确的了解。这个道理,在最后毗钵舍那的时候再说。

眼前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譬如说这个地方有一个茶杯摆在这里,是的,你们大家看见这个桌上有一个茶杯,或者是一个东西。就是这地方,假定我们譬如说,随便说空啊,空不空啊?有一个茶杯,那当然不空。现在我把那个茶杯从这地方拿掉了,这地方还有没有茶杯?没有了,这地方空不空啊?大家说空了。然后呢,这大家说空,我又把那个茶杯搬回来,请问这地方空不空啊?你们说说看,空不空啊?你们说说看,空不空啊?啊?不空。好像是不空,错了!这个色法,你讲的不空,没有错,色法─就是实际上呢还是色法。假定它真的是空的话,你东西摆进去、拿掉,它有没有关系啊,请问?它是如果是空的话,你摆在那里,它也是空,不摆那里也是空,并不影响你摆不摆,对不对?这个了解不了解?

(p106) 如果说这个拿掉了,这个是色,就是我们看得见的形式上面它是空掉了,可是它本身哪,不是,我们现在去讲的时候叫“空性”。它空的特质是什么?就是尽管你茶杯摆在那里,它还是空的呀!正因为是空的,所以你摆进去没关系,你拿掉也没关系嘛,它总归总是空啊!这个道理,理念有没有?大家想想看。这是个非常浅近的比喻喔!所以我们现在都错了,就以为,喔,这个叫空;然后呢,这个叫不空。这个是色法,颜色的色,这个是你看得见的,可以触摸得到的,对不对?真正的空性,是不是我们眼睛看得到,我们触摸得到?假定我们眼睛看见到、触摸得到的话,那佛是一点用场都没有,他还要忙了个半天。我们晓得空,拿掉嘛就空了嘛,还要你说了个半天啊!清楚不清楚?

所以这个概念啊!但是这个算不算啊?这是比喻喔,始终是个浅近的比喻,你们千万不要把那个浅近的比喻当作真的,一层一层地深入。这个单单这个道理的话,不是语言能够表达的,这个倒千真万确。我们一定要什么?一定要持戒,把业障慢慢消除,然后呢心要宁静深细,那时候啊,你能够由闻而思,把握住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