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57卷A面
(手抄稿 第二十册 p129)
前面我们是说,舍利弗尊者亲自在佛前得到了授记。他就说:“是啊,我现在亲自从佛得到授记,那么这个对它是毫无怀疑。可是,眼前啊有其他的跟我一样的跟佛学的,那个很多这个声闻弟子等等,嗯!也是一样啊,总觉得以前得到了涅槃,现在佛又说不是,这个情况啊,大家就怀疑了。就希望你老人家呀,给大家这么解释一下吧!”这样。所以,好!因为这样的请求以后,佛就告诉了,说:“不是吗?以前哪!我不是跟你们说很多,怕你们不懂说因缘譬喻,譬喻给你们听吗?现在我仍旧这样,给你们说一个譬喻来说明这个事情。”
那么那个时候他就说了,说:譬如有一个大富长者,那个大富长者是非常有钱,财富无量,家里不晓得多多少少的人。那么他家里有很多孩子,那么那个孩子,欸!出去玩哪,跑到一个老的、一个朽败的一个老宅里边,那个宅大得不得了,大得不得了。结果进(p130)去以后玩得很痛快,那些小孩子也不知道,偏偏那个大宅呀只有一个门,只有一个门。那么然后那些小孩子进去玩了以后,里边起起火来了。唉呀!起起火来了以后啊,那时候大家就是匡榔榔,非常地惊慌啦!惊慌以后,那个大富长者一看,哇!说他那些小孩子都在这个大宅当中,又烧火,不得了!跑得去要叫他们出来。结果是那些小孩子一看见那个父亲来了很高兴,啊,只觉得跟他逗得玩一样,逗得玩一样。外面啊,他一点都不晓得那个火的恐怖,尽管他父亲告诉他:“你出去啊,出去啊!”他还以为那个父亲跟他两个一起好玩,就是不出去。
结果他老人家自己就着急起来了,万一勉强这么弄得话,说不定要有人受伤。所以他就跟那个孩子们说:“欸!那你们不是平常就欢喜玩那个什么车吗?譬如说羊车啊、鹿车啊、牛车啊!现在这个门口啊,我已经准备了很多很多那各式各样的车,摆在门口,都等着你们去呀,你们赶快去拿啊!”先头啊,那个小孩子都不肯出去,结果一听见那个父亲说,外面门外等着,大家就争先恐后夺门而出,就这样。结果跑到外面去一看,是不是羊车、鹿车,牛车都有啊?没有,只有一种车叫大白牛车。
大白牛车这个公案,我想我们平常修学佛法的佛弟子都耳熟能详。这说明什么呢?说普通的人这个爱好执着,不晓得这个三界像个火宅一样地可怕,尽管佛一再地说明哪,嘿,(p131)大家不一定真正能够接受。那么这个时候啊,这个佛陀─也就是在这个譬喻当中那个大富长者,他这个大富长者就像我们的佛陀一样,疼爱,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像自己最痛心的儿子一样,眼看着他们为这个轮回生死、无常大火所烧,要想最圆满的方法告诉他们,你不听。那么就各就他们所好啊,就说外面有这些好玩的东西,让他们引出来。结果出来了以后,原来,嗯!只有一样东西。那这个比喻当中也就是说,真正要接引你们的,不是那些羊车、鹿车,而是大白牛车。羊车很小的,就装一个人,鹿车比较大一点,只有牛车啊最高广。以我们现在来说当然不是这个车,可是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话,牛车最大。换句话说,佛也是一样,以最大的方法来济度一切。这样的因缘。
经过了这样地说法了以后啊,那么其他的这个声闻等等,也一一了解了。刚开始的时候,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了解了,那么因为他请求,佛这么一说,其他的人大家都了解了。于是,啊!下面大家了解的那个时候,下面像以大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这些人带着头,他自己也说:啊,听了这个好高兴哦!自己就跑到佛前面,跑到佛前面,嗯!说:“哎呀,我现在真正地听见了这个事情,先是看见舍利弗尊者得到授记,现在呢又听见佛说明这个道理。这以前哪,我们年事嘛居高,然后呢,总是在那个所谓众中的上座,所谓大长老们,自己觉得已经得到了涅槃了。不管佛再怎么说,说这个无上菩提等等啊,我们(p132)根本没有兴趣,自己安住在自己的这个解脱法门当中。那今天听见这么佛这么一讲的话,欸!了解了。”哦!说:“自己呀,所以我也想起一个……”愿意把他自己的领解在佛前面说。那么那个时候也就说什么呢?说这个“粪子喻”。这个公案我就不详细说明了,总之,因为那个那些其他的声闻弟子,透过了佛说了这个譬喻以后,他也了解了,那么佛也给他们一一授记。
那个授记,在《法华经》的〈授记品〉当中,他从舍利弗尊者第一个开始,下面紧跟着再授记迦叶尊者,然后呢再授记须菩提尊者,再授记目犍连尊者,一个一个大尊者,一一授记,他们一一成佛。然后呢,授记迦叶尊者成佛的时候,怎么说呢?他说:我这个弟子摩诃迦叶,在将来还要继续地供养三百万亿诸佛世尊,恭敬供养等等,广修无量法门以后,然后成佛啰!成如此如此,像平常一般的那个正规完整的授记一样。下面须菩提呢,也是一样,也同样地要再奉觐供养三百万,喔,还要多,三百万亿那由他诸佛,然后成佛。那么,其他的一个一个虽然大家都成佛呀,但是呢,他还要经过很长很长一段时候,很长很长一段时候,他最后都是成佛的,都是成佛的。
这个里边哪,我们要说明一个事情了。虽然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无非指向一个目标,什么目标呢?成佛,使令一切众生,最后走上这条成佛之路。但是成佛的快速,(p133)以及所经过的时间哪,这个里边就有了很大的差别了。欸,譬如说我们前面已经说的,在《法华经》上面从舍利弗尊者开始,然后呢,这个大迦叶尊者,然后呢须菩提、大目犍连,所有的这样的─佛。乃至于佛在《法华经》上面最后授记学人,换句话没有证阿罗汉果的,乃至于他最后说,随便地念一声佛等等啊,都最后会成佛。可是这个时间却是很久远、很久远,很久远、很久远!就这样。
所以在这个里边,这是我们真正重要的,假如说这个久远的时间哪,说反正你在那个地方只是等着,慢慢、慢慢安安心心地以后,到那个时候那么,好啰!自然而然佛果掉在你头上来了。那倒说不定啊大家还有人说:“唉,真正去修行很辛苦的,那我就慢慢地来吧!”实际上你经过那段时候的话,要很努力的,要很努力的。同样的一样的成佛,一个要经过这么长的时候而成,另外一种就可以很快速地成佛。那么这个时候的话,当然我们一定会选快速的。那么这快速的怎么讲呢?快速的那就是《华严》上面。《华严》上面佛出世,刚开始的时候就说《华严》大经,《华严》大经。那个时候,他在这个里边说的是最圆满的教法,结果这个成佛的,却不是像我们现在《法华经》上面,还要经过这么样长远的时间,而是什么?很快速的,很快速的。这个在《华严》上面哪,我们就可以找到实际上的一个经文来作为证明。
(p134)《华严》在最后〈入法界品〉那一品当中,说善财童子最后成佛的时候,它这么有这么一段话。这个是在唐译的《八十华严》,大概第七十九卷或者是八十卷,那个我记不住了,没什么关系,将来诸位你们认真地去看的话,一看就了解。他说,不但是这个比起声闻来要快这么多,而且他这个善财童子最后成佛的时候,在普贤菩萨告诉他,就说:“你现在这样啊,能够以很快速的方式成佛,比之于很多菩萨,很多极大部分的菩萨要经过很长的时候,无量阿僧祇劫修习善法而成就。现在呢,你在很短短的时间之内,一生当中就能够圆满地证得。所证的内涵哪,跟那些菩萨是无二无别,跟我也一样(我就是普贤菩萨自己),那个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证德。”这样哦!他也成了佛了,他也成了佛。所以《法华》、《华严》两个究竟一样地成佛,可是两个时间却是差得天差地远哦!那么这个关键在哪里?这个关键在哪里?这个才是我们真正重要的。
其实你说《法华》真的是一定这样走得这么长远吗?不!实际上并不如此,并不如此。就是以《法华》来讲《法华》,这个《法华》前面除了授那个弟子等等一品一品下去的时候,下面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个提婆达多啊,提婆达多我们晓得,就是生生专门跟佛作对的,专门跟佛作对要害他的,他最后也得到佛陀的授记。在《法华经》上面〈提婆达多〉一品当中,佛陀就授记他说:欸,我以前因为得到了这个提婆达多的好处(p135)!提婆达多,我那时候我要求那个大乘经典,那么那个时候啊,就有一个阿私陀仙(就是说,印度当年的所谓说外道婆罗门啦!)那么就供给他那个《妙法莲华经》。但是呢,不是无条件的哦!这个释迦世尊也是用种种的方法,恭敬供养那个婆罗门,然后呢,这个婆罗门阿私陀仙,就把这个《妙法莲华经》给了我们释迦世尊。因为这样的关系啊,所以释迦世尊说,因为提婆达多往昔的这个善知识的因缘使他成佛啊,所以他非常感激。同样呢,他提婆达多将来也成佛,过了什么什么多少时候,他会成佛的。
这个里边,除了这个里边,下面还有这么一段很有趣的公案─龙女成佛。这个龙女成佛啊,却没那么、没有这样像前面所说那个罗汉转了一个大圈子哦,她却是很快速地这样成佛的哦!所以这个里边就说明了,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是引导一切众生成佛,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两类:有一种呢,要经过很长远的时间;有一类却很快速的。所以善财、龙女是通常代表了快速的,那么其他的呢,代表了比较慢的一类。这个慢的程度啊,不要说一个凡夫,譬如说我们经常说,佛的那些常随众当中,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最了不起的;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最了不起的;而大迦叶尊者的话,不但是头陀第一,而且又是传付法藏的,所谓这个第一。处处他们每一位大尊者有这么高的条件,结果还要经过供养不晓得多多少少的,动不动说三百万亿─舍利弗尊者嘛,说要无量无数的;大迦叶(p136)尊者嘛,说要三百万亿;而须菩提尊者嘛,要三百万亿恒河沙的等等的这么多佛。还要经过这么长远的一段时候,那么这个中间的关键在什么地方?这个在《法华经》当中单独看的话,我们不容易了解,不容易了解。而假定说,我们能够透过这个《广论》的说明,然后在这个里边一体会的话,懂得了!
这个佛说法都有一定的次第,一定的次第,从这个次第上面一步一步接引,带我们这么走上去,带我们走上去。假定说我们能够一开头的时候,能够听信佛陀的这样的指授,而依此那么按部就班地、这样地从基础上面,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的话呢,我们就会走这条快速的路子;否则的话呢,就不一定,就不一定。那么这个道理,在我们《广论》的前面也简单说过。因为《广论》当中前面曾经把那个次第,说前面是共下士,中间嘛经过共中士,到最后嘛进入上士,所以不共。进入上士以后呢,还最后又分出来,如果你条件真正够,把那个上士基础建立稳固了以后呢,最后要想快速成佛嘛,还要进入最后的所谓密乘;如果你条件不够嘛,就从这个地方就到此为止。而这个彼此间哪,前后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很清楚。如果我们现在仔细地回忆一下,那时候你就了解了,那时候了解了。
所以为什么《广论》当中说把这个人天乘法,以及中间的这个声闻、缘觉的中士道,(p137)在很短的一个几个章当中,大概是几章?七章还是八章啊,是,一共有七章,到七章为止─呃,不是七章,七卷。七卷为止啊,那个是包含了前面的道前基础、共下,然后呢共中。而这个总共七卷的文字,包含了佛前面所说的所谓《阿含》等等,说的很多的那个经典的内容统统包含在里面。那么这个原则是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说他先把这个重要的内涵哪,指出一个这是一步一步走上去必要的过程。
在修学过程当中,假定说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个几个原则,或者你已经对佛法有整个的圆满了解,对这个整个的纲要有一个了解,你晓得:哦!从什么地方一步一步上去,这是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你完全信得过善知识的引导,说他只要引导你怎么,你全心全意听他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在走前面的这个路子的时候啊,大概走到什么时候,要继续地深入了,继续地一步一步地深入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很快的,不会有很多的停滞。反过来,假定我们没有这个认识的话,我们自然会碰到哪里执到哪里,执到哪里就停在哪里,这样,所以这样地走上去就比较辛苦,比较慢了。
在我以前讲《广论》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个比喻,大家还记得。就像我们现在说一般世间的人哪,大家要找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业,说最后呢找到一个大的企业部门去,这样。那么找到大的企业部门去,这个时候啊,譬如说平常一般人的话,都是:哎呀,进到那个(p138)大企业部门去的时候,进到一个部门觉得做得得心应手,他越做越是就停在那里了。你要叫他换一个,啊!他实在是不愿意,实在是不愿意。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可以在那一部分当中,作为一个很专门的一个技术人员,但是他不可能把握得住,这个全部的这个细节的真正的这个企业王国,我这个比喻是这样说的。
而现在我们修学佛法的内容是什么呢?这我们晓得,同样的道理,就是说我们将来真正究竟圆满达到的,不是说得到了一点点小小的好处。要想你彻底圆满解决的话,应真该要得到的话,应该是什么?一个圆满的,说佛的报身报土。那个时候就相当于这个事业王国的全部。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你在一部门当中做得圆圆满满,到那时候你发现:欸,你所要的不是,你重新在另外一个地方换。等到你摸熟了以后,你到那时候又习性所使,你又在这个地方又停在那里,那个地方停在那里。所以你一步一步摸过来,是不晓得摸到什么时候。
另外一个呢,譬如说,我们这个比喻当中来说,有一个就是董事长的儿子。他一开始就晓得:欸,原来我将来要接掌那个董事长的位子,换句话说,这个就是我的整个的事业王国。他同样地对于各部门当中都应该有圆满的了解,可是他进入的次第方式不会像前者一样。他只是晓得从我整个的事业,从哪里开始,怎么一步一步上来,他在每一部分(p139)大概一个了解,了解了马上上去,了解了马上上去。这样地一步一步地上去的话,结果他每一个部分的运作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怎么配合,最后呢很快地就跟到了,跟到那个董事长身边,等到那个董事长下来了,交给他,他就行了!那么这个两种情况啊,就是在《广论》当中我特别说明,所谓它《广论》的究竟意趣在什么地方?引导我们走上最究竟圆满这个路。那么但是中间要经过什么样的次第步骤,是这样地来。这个基本的概念哪,跟《法华》上面是完全一样。那么不同的呢?不同的在哪里呢?
这个《法华经》,像我们刚才看,哦,说这是《法华》短短的一部经;究实说来,我们应该从一个圆满的立场去看这件事情。所谓的圆满的立场,晓得是什么?就是佛出世开始,从他证果那一天,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一直到最后临涅槃,整个的说这个过程当中,作为一个完整的纲要。在那个上头的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到最后指出这个《法华》来,这样的。那么,所以他前面所有讲的那些道理什么等等啊,完整地来说,都是含摄在这个《法华》里面,而─不应该说《法华》啦,用另外一个方式也许大家更容易了解这个意趣。就是说佛说的整个的内涵,说完了整个的内涵以后,他才说:哦!我出世的目的何在?是引导你们最后成佛的。既然这样的话,当然他前面所有的这些,无非都是引导我们成佛的方便。所以必然是从鹿野苑,为五比丘转四谛法轮开始的内容,真正说起(p140)来,这样的一个广博的一个内容,那么到那个时候呢,说最后指向《法华》。
所以《法华》它里边,并没有说怎么修行的内涵那个细部一步一步,它不讲。不是它没有讲,它是讲了,可是在这个上面我们了解这个意趣,那么才知道这个必然的特质,必然的特质。所以我们单单从那个《法华》上面去看的话,嗯,它前面那个道理好像没有讲。实际上呢,这个道理是这样地说明的:哦!从佛开始转四谛法轮,到最后的圆满的,都含摄在这个《法华》里头,而这个里边他只要提纲挈领指出来,“我告诉你们的究竟意趣何在”,就这样。
所以在这个情况当中啊,《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把佛说的整个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把每一部分哪,就是按照着佛陀的真实的意趣,它最重要的内涵抉择出来,分成几个必然的次第步骤。从大的地方来说,最前面是最基础应该怎么样;有了这个基础进去的时候,这第一步应该做些什么,那是共下士。平常我们相当于说:哦,这个基础啊,就是幼稚园啦,先对于上学这件事情产生一个好感。那么了解怎么去,这样地有了事先的准备,那么到学校里去的时候啊,就去开始学的时候啊,就高高兴兴地能够学。如果你前面没有一个准备,一开始到学校里的话,哦,他不晓得怎么办,说不定会哭啊、闹啊,尽管老师教他,他不一定能接受,诸如此类这样的。
(p141)当然这是个比喻啦,来说明让我们了解,这个叫道前基础。那么进去了以后呢?所谓是共下士,说我们比喻当中不妨说,这是小学吧!然后共中士,那么是中学;然后呢上士,就是不共了,那是大学。大学的时候,才是把我们真正修学的内涵来告诉我们。那么大学,然后呢,这个里边如果你还要特别的,还有它的不同的内涵,就是这样。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从这个上面我们才了解,原来它把整个的圆满的这个佛法的内涵分成这样,那么使得我们从凡夫第一步,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然后你一步一步走上去的话,很快地就通过我们必须要走的这个次第。
关于这个次第,我想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必再谈。但是在前面我们学习《广论》的时候,已经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我这地方随便提一个吧!譬如中士、中士,它正规地说起来,这个中士讲的什么啊?就是引导一般人,说你前面已经有了下士嘛,下士是告诉我们说你得到这个快乐,虽然暂时好像快乐,生了天啊,但是最后天福尽了以后要堕落,还是不究竟啊,所以要得到解脱啊!欸,对啊!那么要解脱。那么要解脱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它有一个特别的,说先要发像出离心,这个出离心三乘所共的,这个才是佛出世最重要的起步的地方。那么你要得到那个出离的果的话,应该要学的所谓三无漏学是戒、定、慧。
所以正规地来说,那个中士的内容应该说戒、定、慧的三学,可是在中士当中只说了(p142)一个戒,而戒也是大概的纲要,定、慧它没有学。它为什么不学呢?书里面说了:这个本身也只是作为一个引导的过程,它真正的目的,不是让你真正感得一个声闻果,脱离生死就了的呀!所以这个过程当中,你要一步一步上去,为了保持你一步一步上去的增上生,那么这个是重要的,所以这个戒学在那个地方说一下。因为你如果不持戒的话,尽管说你有很高的目标,想一步一步走上去,你的目标是不错,如果行持不相应的话,到那时候的话,你人身都得不到,乃至于堕落,你怎么能修行呢?
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很明白地清楚看得出来:哦!原来《广论》正是把《法华经》当中,佛出世究竟圆满引导我们的次第啊,那这样地一步一步地说得清清楚楚。所以如果我们单单看《法华经》的话,是不大能够了解。尽管佛说一个、一个众生都最后成佛,可是怎么成法呢?这个道理可是没有呀!欸,那么现在我们学了《广论》以后的话,对整个的这个道理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所以你从这个眼光去一看的话,那你才发现:哦!原来《菩提道次第广论》真正的内容,却实实在在就是《法华》、《华严》的精神。刚才我们引的都是《法华》的,为什么这个《华严》的精神又在里头呢?这个等一下下面我们再来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