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56卷A面
(手抄稿 第二十册 p99)
总摄修要(参考《华严经》及《法华经》)
前面我们讲到北宋灵芝寺元照律师的事情,那么自从他以后,就是南宋以后啊,这个律学慢慢、慢慢地就衰颓、式微了,衰颓、式微了。虽然清朝,譬如说见月老人、蕅益大师两位大德一心努力地振兴律宗,可是因为祖师的那个很多著作,譬如说南山道宣律祖的六大部,统统损失掉了,所以他没有依据。再加上客观环境使然,一直到这个清末民初,清末民初,那么那个时候《南山三大部》又回来了。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几位大德,譬如说我们常说熟悉的弘一大师,那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那么所以经过弘一大师继起重兴以后,近代啊这个又有一点点大家相应,大家又开始重视起来了。现在呢,我特别将他们这个三位的遗著当中,而最主要的应该说南山道宣律祖跟灵芝元照律师,而弘一大师则是根据他们的把它编辑、摘录,然后呢再继续地弘广,使我们认识这个的重要。
这个说到这个南山一宗,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这个地方说一下。第一个(p100)呢,就是戒本身是三乘的共基,而一般说起来,它只是限在这个小的部分。譬如我们现在来说,不管你将来最后完成的教育是如何,一定从小学开始,一定从小学开始,所以戒本身呢就等于说那个小学的部分。可是那个时候,因为一般人的根性的问题,所以他从小的地方就没办法体会到上面深远的这个特质。那么后来呢,经过了南山道宣律祖以《法华》、《涅槃》这个真正的精义,所谓开权显实来融通这个律学以后,才使得这个整个的这个戒基能够稳固下来。说,喔!原来这是三乘共基。那么在南山的这个著作当中,这一点有很重要的说明。不但这个说明,而且啊再把所引的经义,譬如说《无量义经》啦、《胜鬘经》啦、《大集经》啦,这是佛说的;乃至于祖师说的,像《大智度论》上面的等等,来说明这个道理,说明这个道理。这个第一点,所以这个南山一宗的殊胜的地方。
当初弘一大师刚开始学的时候,他广学各部的律,最后他发现“说一切有部”最完整,所以他很欢喜,一心想学。一直等到后来,他见到了这个南山所谓一宗的真正殊胜的地方以后啊,他才深深感觉得这个忏悔。所以他自己说啊,后来他很忏悔这个事情,而且发誓、发愿生生学习、弘广这一宗。
另外一点呢,就是正知见,正知见。这个因为以律来谈律,譬如说戒学来谈戒学,戒学是特别重在行持的。通常我们总说这个毗尼一藏,毗尼就是戒啦,不外乎是开遮(p101)持犯,以及轻重因缘等等。而平常人是往往只从那个行相上面来判断他的持犯,因此不大容易了解这个义解的重要,而忽视这个义解。却不知道没有义解,根本就谈不到这个律。就以律来谈律,那么真正说起来,这个律当中真正完整地,所谓戒一定包含了这几个重要的内涵:换句话说,完整的这个戒,一定具足法、体、行、相─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在这个弘一大师集的《南山律在家备览》,他把这个南山历代这个所谓祖师─也就是说道宣律祖跟元照律师─的重要的著作里边,一开头特别说明这一点。必定要把这个如理如量地了解了这个,那么这个所谓先了解这个戒的法。
因为这了解了依的法,然后呢再授受,这个必定要有够条件的老师,所谓善知识,是具相善知识,这样的师长的授与,那么说明。而也同样要有条件的经过如理如量学习,能够肯行持的具相的学者,如法地受纳于心,那个所受纳的法体啊,才叫作戒体;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那么然后呢依体起护。所谓戒体,就是防非止恶的这个心种,那个时候啊,怎么样去保护它,所谓才能够依体起护,才能够产生防非止恶的三业行为。由于这个三业的行为,这个行为就是我们的业行,说这个业行正是在我们生死当中的善恶的业行,将来感得上升、堕落的善恶业,乃至于念佛往生的净业的业行,就是这个上面。这个时候才谈得到说,哦,由于这样的行,那么行一定有相,这个才是戒相,这个才是戒相啊!
(p102)所以平常我们往往不了解,所以在这个南山《行事钞》以及《资持记》当中啊,特别重要地说,很多地方说:现在很多学的人,说是学戒,实际上呢他并不了解这个的内容。等到临时上坛的时候,老师嘛就照着文念一遍,学生也跟着念一遍,到底说些什么,所谓受的戒,戒是什么都不知道,一生就往往空过啊!所以究实说来,你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受戒,戒是什么,一一应该很具体明白地了解呀!结果呢,由于现在我们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往往就是虽然作了这个行相,得不到真正的这个好处啊!这个是很容易、很容易犯的这个一种状态,一种状态。
那么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也随便地摘录出来,在这个《资持记》当中的一段话呀!这个在《南山律在家备览》当中,刚开始的就说啦,他说:
【所以别解脱戒人并受之】
所以说这个别解脱戒很多人去受。
【及论明识,上可三五】
真正谈到了解而认识所受的内涵的,那只是三个、五个啊!原因呢,他就说
【皆由先无通敏,不广咨询。致令正受多昏体相,】
都是因为先头并没有真正地如理地学,然后呢了解这个内涵;也不去广泛地、多方面地去参访、咨询,因此受的时候啊,不晓得受些什么。所以他讲,下面说:
【盲梦心中,缘成而已】
第一个“盲”就是瞎眼的盲眼,第二个“梦”就在做梦当中,或者像根本眼睛瞎的一样,或者梦当中一样,那只是结一点缘哪!
(p103)【及论得否,渺同河汉】
至于真正说是不是得到求戒、受戒应有的戒体啊,他根本不晓得说些什么。于是他下面说,
【故次随相之首,诸明示现,准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后持犯方可修离。】
所以真正说起来,在你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地说明、认识,那么才晓得自己受戒的时候得到了这个戒体与否。得到了,那么然后呢根据这个才谈修持。这样才说,啊!戒、定、慧。
现在前面这个基础也没有,所以现在的人往往说:哎呀,五年学戒。要学的这个才是很重要的一点哪!平常我们一般人根本不谈,就算是有少数人,哦!说这个佛法一定要依照那个戒定慧的次序来学,他也很重视,可是往往也不明白这个意思,还在戒相上面,耽在戒相。戒相不是不重要,但一定要由得戒体以后;那么得戒体一定要了解这个戒法,而这个戒法本身的话,那就是完整的佛法,所以要这样的根本原因,就这样。
这个里边我们通常说起来啊,以戒来说的话,佛说的法有它的一个特别的分类方法:所谓化教、制教。化教是一般的,制教是特别讲律。那个化教应该是说什么呢?就说明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因啊!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然后你如法行持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要进一步照着它的次第去做,那个就是制教。所以它前面一定有它的一个次第的,这样的因,那么进一步呢,进一步达到这样的一个原则。所以前面这个如果你没有正确的认(p104)识的话,后面那个也就没办法完整地、真正地这个实践,真正地实践。
说到这里我再引一段弘一大师的话,弘一大师在《含注戒本随讲别录》当中,有这么一段,有这么一段。他是一开头,一开头就特别指出这个正知见的重要,为了避免人家有这个误解,上面说的。那么他怎么说呢?他是自设问答,自设问答,就是由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说明,遣除人家不了解乃至于怀疑。他这个问答怎么说呢?
【问:常人皆谓学律者应偏重行持,未审然否?】
意思是说,普通人大家都说:学律的人只要努力行嘛就好啦,这个道理不必啊,是不是对呢?答,他下面就答说
【答: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义为尤要也。】
他的回答当中说:“了解啊像眼睛一样,行持呢像脚一样,你眼睛如果看不见你怎么走呢?”所以他下面说:“行持是固然重要,因为你不走的话,单单看见也没用啊!但是啊,不晓得了解这个内涵是尤其重要啊!”他下面继续说:
【若于律义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见率尔行之,执非为是,谤是为非。他人不知,群起仿效。坏乱正法,其罪极大。古人谓恶紫夺朱,即此意也。】
那个意思是说:假定你对这个律学的这个道理,不十分清楚的话─这个十分清楚一定要有传承,如理地学习,如理地学习。否则你单单凭这个条文,以自己的这种(p105)“臆见”,所谓依文解义,乃至于自己的妄加测度啊,随随便便照着去做。那个时候你没有辨别得清楚,辨别清楚它真正的是非、内涵,于是往往会产生所谓“执非为是”。实际上它那个不一定对,欸,你就把它看成对的了;乃至于呢它是对的,你看错了,你以为这个不对。
那么你学的人是这样,别人不晓得的呢也跟着你走,这个结果是“坏乱正法”啊!就因为你这么一来啊,把那个正法就败坏了,罪过非常大、非常大!所以我们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恶紫”,紫颜色啊,所谓紫能乱朱。别的颜色不会,可是那个紫颜色看起来好像是跟那个红颜色一样,以为它对,实际上呢它那个错掉了。所以佛在世的时候也说:佛法真正损害的,不是外道、天魔能破,而是什么呢?说一个佛弟子说相似法,前面这个是这一类。你说他不懂嘛,他好像很认真,你说他懂嘛,那就上面这个。那这个是非常坏、非常坏的!这个前面一段就说明了这个,那不了解内涵不可以。反过来呢,下面说:
【若于律义果能十分了解,虽行不足,亦可对众宣扬,续佛慧命。以正知正见,接引后学。彼虽不行,而其学者或能行也。】
下面是说:反过来,假定你对戒律的这个内涵、意义,果然能够了解得十分清楚,只是你的行持不够。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行持不够啊,你还是可以给大家去讲。而这样的说法,确是在续佛(p106)慧命,能够把佛法真正地弘扬开来。为什么呢?他因为啊,你拿正知、正见来接引那些后学,虽然自己不能做,但是人家学的人,因为学到的是正确的知见,没有错,他或者能行啊!这样地辗转地弘传开来,只要听见的人肯学,都对啊!
这个他下面又举个例子啦!说以前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他为他那个时候的姚秦那个王所逼啊!逼着他,啊,说因为─这个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公案。鸠摩罗什大师很了不起的聪明人,那个时候那个南北朝,乃至说于北朝的那些这个君王,那都是这个出身哪,所谓不一定是有很高水准的人。欸,他说,哦,这么聪明的人哪,要把一个种留下来,所以强逼他要收那很多美女。那么鸠摩罗什大师为了弘扬佛法呀,他就接受下来了。结果呢他就是给那些当时的很多大德,他自己怎么说呀?他说一个比喻,譬如说污泥当中出莲花啦,你们只要看那个莲花不要看那个污泥啦!他特别说:是“依法不依人”哪!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结果下面弘一大师有一个结论,说:
【由是观之。解义而行持不足,犹可弘护正法。】
由上面这个说明跟那个例子来看,你了解了正确的内涵,在这种状态当中,你有正知见,虽然自己的行持不够啊,你还是可以弘法的,还是可以弘法的。
【虽行而解义未彻,不免误入歧途。故曰解义为尤要也。】
下面呢,就是说虽然你去行,好像看起来啊很认真地做,但是你意义、内涵不彻底的话,不免反而走到错路上面,乃至于一盲引盲啊,(p107)这个很糟糕!所以他特别说这个解义是尤其重要,这个是说明这个正知见的重要。不过这里顺便一提哦!欸,我们也不要说:“啊,那我得到正知见了,这个不管了!”那完全错了。这个正知见两个字不容易啊!在这个本论前面所一再强调说明,我这个地方只是说明了以律言律,我们一定要把握得住这样的这个重心。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你能够这样地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话,自行化他等等,都会产生正面的功效,这个地方呢就特别说明。
前面那个关于第一段文,说南山它这个开权显实这一点,这个内涵来说,因为下面回头我们还要讲《法华》、《华严》这个开权显实跟本论的关系,所以这一点留在下面与《法华》、《华严》融通的时候再来讲。所以这个以上这个两点,以上这个两点啊,《广论》当中都有圆满、详细的说明,这个我想我这里也不多讲,不多讲。如果诸位仔细地一回味的话,那个时候自然会晓得:啊!就是这样。以我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当年我刚开始的时候,学律也是好认真、好认真,我在前面曾经说过了。实际上呢真的了解吗,说实在不了解。就是以《南山律在家备览》来说,我刚开始就得到这样的一本,很认真地看,看了半天也不懂。一直等到后来把《广论》有一个基础大概的认识以后,回过头来再去看那个《在家备览》,哇!那时候看得非常高兴。它这个妙义,真正的内涵哪,一一都了解,一一都了解了。
(p108)所以这个精义,换句话说这个就是正知见这个义解你了解,然后你运用这个义解的话,要深就深、要浅就浅,在行持方面等等的话,都能够把握这个原则,把握这个原则。所以说,如果在学律的时候,如果你能够跟这个本论配合的话,那时候真是如虎添翼呀,真是如虎添翼!上面所说的这种隔碍,或者是偏重于行持,或者是偏重于义解而忽视行持啊,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迎刃而解。乃至于这个律典当中许多隔碍的地方,以及它的精神重要的地方,你都能够了解。因为你对这个了解了,所以你能够如理行持;因为你能够如理行持了,那个时候啊,那你所要求的是无往不利,是无往不利。平常我们来说,这个持戒,那个是最好的保持,所谓人身也好、要求得什么东西也好。所以啊你要求人天,一定得到人天,然后呢学净土的话,那是肯定往生,肯定往生。
所以,我们也不妨在这个地方啊,用《十六观经》上头的一段话说一下。《十六观经》开出往生净土的所谓“三辈九品”。那上品主要的是要发菩提心的,还要发了心以后,还要如理如量地行持。那个中品哪,中品的上生,中品的中生,都是说你只要持戒,乃至于一日一夜,然后以这个持戒的功德去回向的话,就可以得到中品中生。在这一点上面哪,我们也不妨说,现在有这么多人持戒,为什么念了半天,到后来这个到底能不能去都不知道。哎呀,还要人助念,还要人什么样,啊!而这个《观经》上面说,只要持一日(p109)一夜就能中品中生,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上面说过的,上面说过的,我们根本并没有了解这个戒的特质,只是说依样画葫芦,这个老师嘛上面念一遍,我们后面跟着也如此这般地学一遍,自己以为得到了,这样。实际上呢,没有得到这个真实的内涵。那么假定我们现在以《广论》配合得把这个道理这么一一融贯的话,那的的确确,你再继续下去的话,这个两个问题呀,整个地都可以解决,整个地都可以解决。那么这一部分呢,就是特别说明了我们这个跟律当中的这个内涵。
再下面呢,我要特别地说一下,它跟《法华》、《华严》两个的关系。嗯,首先我们来说,通常我们一般来说,在我们国内,在我们中国,所谓这个大乘教法弘传的时候啊,这是经过祖师们的这个多少年代、多少的心血地弘传以后啊,大概有一个共识。哦,这个佛的这个说的那么多经典,乃至于菩萨、祖师的造的论典,千差万别。但是它有一个原则可循,什么呢?就是随顺各个根性不同,所以判为它或者是刚开始的根基上头一步一步上来,乃至于经过中间,达到最后圆满的程度,所以或者是判三时,或者是判四教,或者五教。而我们目前的状态当中,经常一般采用的,而也流传最广的,是莫过于天台、贤首。
天台所谓有藏、通、别、圆四教之分,那么贤首呢有小、始、终、顿、圆。它就能够把整个的佛法,根据这个不同的根性,依着层次来这样地分类,使得我们学的人哪,对(p110)这个内涵,次第不紊。不会说:啊,到底这个上头是说些什么呀!好像他说他的,你说你的。那时候我们晓得清楚:不是的,它有它的必然的层次的。就像学校一样,虽然同样的学校,欸,可是呢对那些初机来说,说这是幼稚园,然后上面嘛小学,然后中学、大学,乃至于研究所等等。正因为有这样的完完整整的次第,所以才能够把一个小孩子,从无知无识,教育到最彻底圆满丰富的,能够产生最大功效。那么佛法也是如此,一个凡夫啊从一无所知开始,一直到圆满成佛。
在这个里边呢,特别我们通常说,说有两部经是最高明。哪两部呢?所谓《法华》跟《华严》。而佛自己也在这个经里边说,在《法华经》当中,佛一再说,说:这个我以往所说的经典当中,比较起来,这一本经是最好。欸,假定说《法华》是说在很早的话,那么后面还有很多继续说的,那个好就不一定了,而《法华》是到佛临涅槃那个时候才说的。所以,这个地方说的“我所说的”,换句话说“我”就是佛啦,佛所说的这个最好的话,的的确确是包含了佛所有的。那么在这个里边哪,我们现在也不妨引用《法华》的内容─当然《法华》跟《华严》我们掺杂了,大家在这个地方比较一下,比较一下。
这个先说一个大概,这里先说一个大概。先说大概是指什么呢?《法华》,平常我们说它最好,“纯圆独妙”,它妙在哪里呢?妙在哪里呢?在这个上头,说“开权显实”。(p111)他─我们释迦世尊前面说法说了所谓四十九年,说的种种那个都是权巧方便,由于各个根性的不同,适应他们起见,以他们的适应的条件而说的。关于佛出世真正的内涵,他想要说明的完整的内容,却始终没办法说明。一直等到最后说《法华经》的时候,说出来了!说出来什么啊?说:啊!原来你们最后都成佛的,这不但是你们在这个地方的,将来任何一个人,只要接触到佛法,最后也是。那么为什么呢?说佛他出世的中心目标是什么?就是引导一切众生成佛。